ATI氣溶膠發生器是潔凈室檢測、過濾器性能驗證(如HEPA/ULPA濾網)及生物安全實驗室中模擬氣溶膠顆粒的核心設備,通過精準釋放特定濃度的氣溶膠(如PAO、DOP或NaCl顆粒),為檢測提供穩定的“挑戰源”。其使用壽命(通常設計為5-8年)與日常保養密切相關,掌握科學的保養秘訣,可顯著降低故障率,維持輸出穩定性。
一、核心部件清潔:
氣溶膠發生器的關鍵部件包括發生腔、噴嘴、管路及過濾器,長期使用后易因氣溶膠顆粒沉積或殘留化學物質腐蝕而失效。
•發生腔與噴嘴:每次使用后,需用干燥潔凈的壓縮空氣(0.2-0.3MPa)反向吹掃(禁止使用濕氣或油污空氣),清除腔體內殘留的氣溶膠顆粒(如PAO油霧易凝結成油垢,堵塞噴嘴微孔)。若檢測高濃度顆粒(如100mg/m³以上),建議每周拆卸噴嘴,用異丙醇或專用清潔劑浸泡10-15分鐘(禁用鋼絲球刮擦,避免損傷微孔結構),再用超聲波清洗機震蕩去除頑固沉積物。
•管路與過濾器:定期檢查連接管路(尤其是軟管)是否有彎折或破損(彎折會導致氣流不暢,局部壓力升高損壞發生腔),用軟毛刷清理管內壁附著的顆粒;預過濾器(通常為初效濾網)需每月清理或更換(攔截大顆粒,保護發生腔),高效過濾器(如HEPA級)每3-6個月檢測壓差(壓差>初始值2倍時更換,避免未過濾顆粒進入發生腔)。
二、氣源與電源管理:
•氣源質量:ATI氣溶膠發生器通常依賴壓縮空氣或氮氣作為動力源(部分型號需潔凈無油氣體)。若氣源含油(如壓縮機未安裝油水分離器),油污會附著在噴嘴和發生腔內壁,導致顆粒分布不均甚至堵塞;若含水(濕度>80%),水汽會與某些氣溶膠(如PAO)反應生成黏稠物。因此,需在氣源管路中串聯油水分離器+干燥器(確保壓縮空氣露點≤-40℃,含油量≤0.01mg/m³)。
•電源穩定性:設備工作電壓需與銘牌標注嚴格匹配(如AC 220V±10%),避免使用劣質插線板或與大功率設備共用電路(電壓波動>±5%可能導致控制模塊芯片損壞)。長期不用時,斷開電源并取出內置電池(如有),防止電池漏液腐蝕電路板。
三、操作規范與定期校準:
•規范操作:啟動前檢查氣溶膠罐(如PAO油罐)液位(避免空罐干燒損壞噴嘴),加載時輕拿輕放(防止罐體破裂泄漏);運行中觀察壓力表(正常工作壓力通常為0.1-0.3MPa,超壓會加速管路老化),若出現異常噪音(如氣流嘯叫),立即停機檢查噴嘴是否堵塞。
•定期校準:每6-12個月使用標準粒子計數器(如TSI 3936)校準氣溶膠輸出濃度(誤差≤±10%),并調整發生器的流量控制模塊(如質量流量控制器MFC),確保顆粒均勻性(CV值≤5%)。校準數據需記錄存檔,作為設備性能變化的追蹤依據。
四、存放環境:
長期存放時,需將氣溶膠發生器置于干燥、陰涼處(溫度5-30℃,濕度≤60%),避免陽光直射導致塑料部件老化;用防塵罩覆蓋設備(防止灰塵進入發生腔),并將噴嘴朝下放置(避免殘留顆粒沉積在微孔內)。若設備需運輸,需固定發生腔與管路(防止震動導致噴嘴松動或傳感器移位)。
通過清潔核心部件、管理氣源電源、規范操作與科學存放,ATI氣溶膠發生器可長期保持穩定的顆粒輸出濃度與均勻性,為潔凈室檢測與過濾器驗證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,同時將維護成本降低30%以上,延長設備生命周期至8-10年。